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6章 (第1/2页)
惊叹了半天,了然道,“这法子也是留侯秘传?” 这个嘛,张祯有更新鲜的说法。 “事到如今,王叔,有个秘密我不能再瞒着你。” 王允郑重坐好,“什么秘密?” 张祯也神态庄重,“我是墨家传人!” “......墨家?那个墨家?” 王允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张祯:“是啊,就是那个墨家!” 王允捋须长叹,“难怪!” 心里很多疑惑之处,忽然就有了答案。 也很感慨,他还以为墨家已经失传,没想到还有。 幸甚,幸甚! 第387章 文和叔,孔明,有何高见? 等邀约的公卿们到齐,张祯又请来贾诩和诸葛亮。 其他智囊就不必了,不是这方面的人才。 然后开门见山,说了要降盐价、盐税之事。 不出她所料,所有公卿都反对,包括她外叔祖蔡邕。 委婉地劝说,“神悦,盐政非同小可,又不急迫,不如先搁置,容后再议!” 士孙瑞也道,“过上几年,朝野都稳了,再来议此事罢!” 朱儁则道,“神悦,我们知道你体恤百姓,但朝廷多项支出都指着盐税,若是因小失大,反而不美!” 张祯笑而不语,看向王允。 同样的话,她不想说第二遍,嫌费口舌。 王允心说小滑头,自己懒得说,反指望老夫。 但他也很乐意代劳。 放下手中茶盏,刻意加重些力道,发出“砰”的一声轻响。 众人都看向他。 王允清了清嗓子,“诸位,神悦自有妙策!” 士孙瑞:“原闻其详!” 王允:“听说过薄利多销么?” 张祯低头偷笑,老王叔还真是现学现用。 老王叔的记性和理解能力也很好,把“薄利多销”的理论解释得清清楚楚,鞭辟入里。 大家勉强接受,随后也同样发现了问题,“煮盐不易,并没有足够的食盐用于售卖!” 王允高深莫测地道,“神悦有制盐之法,操作极易,节省人力,要多少有多少!” 众人怔住。 过了数息,杨瓒不敢置信地道,“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说这话的不是王允,牵涉的不是张祯,他会斥其胡吹大气! 什么制盐之法那么厉害? 他没听说过!史上也从来没有过! 物以稀为贵,食盐为何这么贵?不就是因为稀少! 王允一张老脸也有些激动,“是,要多少有多少!” 他对张祯的信任早已成了惯性。 尤其是在各种技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