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7节  (第3/3页)
,亲自保护呢!    安然低着头,很认真地反省着。    顾宛娘忙打圆场道:“好了好了,不是没事么?只要大家都好,那就好了!”    这时,安齐忽然问道:“太子殿下,真的无恙吗?”    安然想了想,还是说了实话。虽然她一再说她相信太子殿下不会出事的,但其他人又岂能不担心不着急?    不过现在平定了叛乱,皇上也下了圣旨说以后即便太子不能归来,皇位也传给睿王,让他们总算还有个主心骨在。    这次,安然也见到了自己的小侄儿,嫂子一命换一命留下来的那个孩子,已经一岁多的侄儿赵康。    康哥儿已经满岁了,身体看起来还行,胖乎乎的,已经能颤巍巍地走路了。但他还不会说话,反应也稍稍有些慢。宝儿很喜欢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表哥。还将自己的玩具拿给表哥玩儿,又让安然给他们讲故事,还要跟表哥一起游水。    赵康没有学过游泳,心里害怕,不肯下水,但看宝儿在水池里游得那样欢快,又羡慕得很。    赵世华看到宝儿以后就明白了皇帝当时的心情。这样聪明的孩子,没有人会不喜欢。也难怪皇上决定将其立为皇太孙,早早地定下名分来。    这样好的苗子,只要以后教养好,必是大隋一代明君啊!    *    各地勤王的军队陆续到来,皇帝临时整合了一支讨逆军,由独孤凯率领,前往陇西捉拿此次叛逆主谋李正谦及其李氏九族之人。    而独孤家的掌权人眼看事败,便自尽而亡了。    后宫里,主谋之一的李皇后在事败后已经悬梁自尽,但皇帝依然不解气,废除了她的皇后之位,贬为庶民,最后也只让人用一口薄皮棺材葬在长安城外,连快墓碑都没有。    一个月后,皇帝身体有了不少起色,便正式册封江惠妃为皇后。尽管当了皇后,江皇后也没有太多的喜悦。如果可以,她宁愿不做这个皇后,只要自己儿子能平安回来。    两个月后,独孤凯传回消息,李氏首恶已经诛杀,九族之人也全都抓回来了,因为押着太多人犯,导致返程的速度很慢。    这场叛乱总算过去了,京中百姓也安定下来,长安很快又恢复了以往的繁荣。    这次叛乱,虽然主犯安王已经自焚,李氏一门也被连根拔起,但京中还有不少参与了他们谋逆的同党,比如蒋少立和那位从西域请来的那位欧阳先生,独孤世家和李家其他子弟等等。    蒋少立被判了腰斩之刑,他的九族杀的杀,流放到流放,女眷全都被打入贱籍,成为官妓,终身不得赎身从良。    那位用毒的欧阳先生是西域人,在长安也没什么亲人,倒是光棍得很,自己死了就算完了。    安王还有几位谋士也全都被诛杀,而那些支持安王叛乱的大臣也逃不掉,好在皇帝还算仁慈,只诛连了他们三族。但尽管如此,还是杀得长安午门血流成河,远远地就是一阵恶臭,百姓一早一晚都不怎么敢往那边去,倒是成了野狗的聚集地。    钱锐帮着稳定了京中局势,便很快带兵返回雁门关去了。毕竟边关是大,不容有失。    但在他离开前,封赏就已经下来了。    因平叛有功,钱锐被封为“靖安侯”,晋为从一品护国大将军。钱鹏阳原本人人皆以为他是李正谦的心腹,却原来也是太子殿下的人,这次安王叛乱,他不但没罪,反而有功。那些送到各地请求进京勤王的信,就是他和蜀王写的。两人虽然没合计,倒是想到了一处。    文氏因儿子平叛有功,还封了正二品诰命夫人!    钱鹏阳想着十多年前在飞雪寺明镜大师的话,说儿子能封侯,而且还是因为然姐儿运势有变,才跟着变的。如今一看,可不正是这样么?    但想到儿子虽然封侯,却形只影单,也是心疼。    钱锐的妻子李氏因为出身李氏一族,本来应该受诛连的,还是钱锐为其求情,皇帝网开一面,只剥夺了她正妻名分,留下一条命来。    钱锐封侯,圣眷隆厚,自然有无数名门闺秀想要嫁过来,文氏一时间都挑花了眼,觉得这个不错,那个也好。她拿去问儿子的意见,却不想给钱锐一句话就打发了。    钱锐说:“娘亲就不用费心了。您问问二弟,看他愿不愿意过继一个孩子给我吧!”    如果然姐儿幸福,他或许会随便娶一个妻子回来,也好让父母安心。但太子遇难,她注定一生孤寂,他就陪着她一起孤独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