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求推荐票) (第2/2页)
晃了晃手里的菜刀。 这是他在菜市场某位高人手里买来的。 高人扛着喇叭,各种吹牛。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正所谓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混的再叼,一砖撂倒;体格再壮,人多也跑。” “王八蛋老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路啦!原价998的精品菜刀,现在只要九块八!” …… 别的不说,菜刀质量是可以。 白稷主要也不用来砍骨头,切菜剁肉用了六年也没事。 秦始皇闻言连忙凑了过来。 连带着蒙毅也跟在后面。 白稷也懒得搭理三人。 把咸肉先放开水里泡会儿,去掉点盐。 不然太炒出来就太咸了。 把灶台打开,里面还有余火。 这土灶是白稷自己用陶泥垒起来的。 其实从农村出来的就知道,很多家里还保留着大灶。 烧饭烧菜全都是用的大灶。 特别是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来家里头聚会。 大灶的好处就彰显出来了。 特别是到了冬天,就喜欢坐在大灶旁边。 丢几个小红薯到火灶里面。 聊着天,打着牌,吃着瓜子。 暖和的很。 等菜炒好,红薯也差不多烤好了。 把烫手的山芋拿出来,龇牙咧嘴的吹着,把皮剥开。 黄心红薯就会散发出股独有的香甜味。 可惜,他六年没吃过了。 灶膛用专门的木板封好,基本过一个晚上都还有火。 早上起来的把木板打开,再往里面填充点麦秆。 浓烟滚滚,顺着烟囱飘向天空。 袅袅炊烟,透着人气儿。 蒙毅此刻也是看着很新鲜。 这个时候是已经有灶了。 要说到吃,从古至今关于吃的记载可太多了。 最早期的时候灶台还未完全普及,并且不像后世那样。 就是随便垒起来的小火灶。 主流用的就是鼎! 贵族们用青铜,老百姓用陶土。 然后是甑,蒸食用具,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 再就是釜,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可视为现代锅的前身。 不有个成语破釜沉舟吗? 说的就是这。 现在主流就是釜搭配灶台。 不过,现在的灶台缺点太多了。 燃烧不完全,保温差,利用率极低。 没有灶箅,甚至是没有烟囱的。 和白稷的没法比。 灶台放了三口锅。 这是白稷的全身家当了。 一口锅烧饭,一口锅炒菜,一口锅烧水。 基本上是这样。 有时候需要炖汤了,就用烧水锅凑活着用。 早上起来,白稷就喜欢先烧上一锅水。 喝点开水,发着呆。 思考人生。 他思索的问题都很深奥。 早上吃什么? 中午吃什么? 晚上吃什么? 明天吃什么? …… 白稷懒得搭理这三个憨憨。 捧着把破菜刀,指指点点嘀嘀咕咕的。 有病吧? 你们别告诉我现在连菜刀都没有? “仙师!” “这神兵是何材质所锻造?” 秦始皇抚摸着菜刀,满脸吃惊。 他的称呼已经从先生晋级为仙师了! 这刀……必是神兵利器! “不锈钢吧,不知道你们这称呼什么。” “没啥用,就用来切菜剁肉的。” “等出去后,你想要就送你当纪念品了。” 白稷轻飘飘的说着。 秦始皇发达的大脑cpu冒烟宕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