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重生了,娃都满一岁了/我重生后,世子追妻火葬场了 第112节 (第1/2页)
这些天世子妃那肉眼可见的焦躁悲伤她们早早就看在了心里,虽不知为何,却也想要让主子好过一点。 第二日天明,沈书仪带着一脸平静和青黑的眼圈走了出来,“回吧。” 她又过了一劫。 虽然常常想这又是新的一辈子,不应该困于前世,可那是她生身骨肉,在她肚中待了八个月的孩子,又让她怎么去释怀。 回到明月居,就看到明宣红着眼眶跑了出来,“娘,你昨晚怎么不回来?” 沈书仪搂着他,把他抱起来,“是娘的错,以后娘会陪着明宣的。” 琥珀迎着风雪找来,“世子妃,王妃有请。” “好,等我换件衣裳就去。” 庆王妃看见儿媳走了进来,又见她眼下的青黑,眉头紧蹙。 “书仪,你这是?” 沈书仪走上去把手地递在她手里,“无事,只不过是昨夜风雪太大,我害怕回程的路上出了什么事就留宿玄清观了,带的东西又不够就没睡好。” 庆王妃嘴角几牵,最后放下了询问的想法。 “昨儿传来消息,西戎大军突然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围困了西原城。” “皇上大怒,命令西路大军和西南大军一起抵抗西戎。” 沈书仪突然开口问,“那朝廷这方派了何人?” 庆王妃摇头,“并没有派人,只是让你父亲和西路大军一起保卫西边。” 面上不显,沈书仪心下冷笑。 看看,同样的形势,没有了宋恒越的掺合,朝廷这边没有很大的动作,连朝中将领都没有派过去,只让现在同在边关的西路和西南大军御敌。 由此可见前世宋恒越对荣阳伯夫妻的感情啊。 可别说什么为了功劳,庆王府那么显赫还缺这一点功劳吗,就算是等她生产了之后再去,会少了这点功劳吗? 更何况宋恒越除了亲兵能够指引的军队就只有她沈家的西南大军了吧。 沈书仪突然忍不住冷笑一声,开口对庆王妃说。 “听说前些日子,荣阳伯夫人去了西原跟荣阳伯相聚?” 庆王妃一愣,点头。 “是有这么回事儿,听说是她强硬的要去,荣阳伯老夫人拦都拦不住,只留下了两个孙儿在京中读书。” “噢。” 才八九天时间,沈书仪就通过特殊渠道得到了父亲寄过来的信,说是派了宋恒越作为先锋,突击西戎大军。 而解救被困西原百姓的事交给了西路大军。 沈书仪看着信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爹是为了安她的心。 若是这世宋恒越再次去了西原,沈书仪想她是真的做不到如同现在这般了。 至于西原,西路大军也不是吃素的。 西边战事胶灼,往往宴会频繁的京都也消停了下来,西原之危在十二月初就已经解了。 而西南大军和西路大军联合进攻也将西戎逼至边关外,宋恒越和大哥沈观棋都是前锋,在这个时间段内已经和西戎栾战数回。 只不过冬日不是作战的好时机,边关又是草原荒漠。 不利于追击还很容易受到埋伏。 有时粮草也不能及时。 年前节宴,宫中办的十分简朴,皇后和太子妃率先捐赠了银钱用于支持前线战事。 沈书仪看她们二人捐赠的数额,也就减了一些,“庆王府捐赠一万两。” 其实国库非常充盈,但这是心意,有皇后带头,也能筹备不少银两。 沈书仪回到庆王府,征求了庆王妃的同意,把前些日子收购多出来的粮食一半捐赠,另外一半则让手底下的商队远往西边。 “希望父亲和哥哥平安无事,战事顺顺利利,边关百姓早日回到正常生活。” 第121章 边关 这个年冷冷清清的就过了,庆王府也只有三个人守夜,明宣毕竟还是小孩子,早早的就让他去睡了。 庆王妃揉揉自己的额头,“还是希望战事早些平息。” 宋灵犀添了一把茶,接话道。 “这是冬日,连连作战兵士们也吃不消,更何况还有边关那些百姓。” “早知道我前些日子就少花些银钱了,这样也能多捐一些出去,虽帮不上大忙,也多多少少有点用。” “你有心就是好的。” 过了元宵就是春,出门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