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世界抱有恶意[快穿]_第32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3页 (第1/2页)

    为什么勉强算半个?

    大概是因为她确实能把握这个人实时的精神状态与心理动向, 可以大致推测出这个男人的过往与经历, 甚至窥探到他人格的本质与未来的可能性, 但她无法保证正确率。

    也就是说mdash;mdash;她觉得自己从伊万身上的信息或许是虚假的mdash;mdash;虽然这么说可能太高估伊万了, 因为他本人很明显并未接受过任何心理学培训, 他没有得到过如何伪装自己的知识,他的精神与心理是什么样子就呈现出什么样子, 然而让俞雅这种把专精点在心理学上的人都束手无策hellip;hellip;可见他到底有多神奇了。

    准确地来讲, 俞雅从伊万身上获得的信息是混乱的、复杂的、时断时续的mdash;mdash;甚至是矛盾的、冲突的。问题就在这里, 倘若面前这个人患有精神病症, 例如精神分裂或者精神障碍,反倒很简单就能解释清楚伊万的问题, 偏偏俞雅敢打包票这个人的精神完全没问题。他不是隐藏得很深的精神病,所以这就离奇了, 离奇到让俞雅百思不得其解,叫她耿耿于怀。

    她是不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的,她只能把这一切归结到伊万的特殊性上。

    怎么会有正常人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格偏向?如果它们单独分离, 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多重人格症,但问题是它们融合得很好mdash;mdash;以极其融洽又贴切的形式密不可分地存在。它们无法拆分,却也未表现出混乱,而且,不多不少,只有两个,或者说,两重人格,这个数量也有些意思,主人格是无法控制次人格数量的,任何有可能的刺激都会造成人格的分裂,所以为什么不是更多,而是只有两个呢?

    伊万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俞雅直觉告诉她,他是知道的hellip;hellip;那么问题又来了,他怎么没疯?

    不同的人生和际遇会造成人格的多面,比如说大部分人都是年少时张扬尖锐,中年时沉稳压抑,老年时感时伤逝,再比如说有人得意时放肆张狂,失意时谨慎多疑,这都是正常的,这样不能说人格出现了分离,只能说是一个完整的人格呈现出来的不同方面,它们是线性连续的关系。但如果这些方面是以平行或是相交的方式存在,这个人还很正常,并没什么精神问题,这就难以理解了。

    俞雅不是没从某些超现实的角度去分析hellip;hellip;穿越什么的,重生什么的hellip;hellip;但她知道所谓的穿越重生都是无稽之谈。人总有后悔的事,总有想改变的命运,所以有了重生这种异想天开。人所拥有的知识在现代社会大多没有用武之地,可是人又渴望实现自己,所以有了穿越这种奇思妙想。但这个世界本身是没有力量能实现这些的。世界就像一个超大型的限定了规则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