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7页 (第1/2页)
她做这个,主要是为了排除选项,因为她的直觉一直在告诉她,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mdash;mdash;伊万能获得的线索才是重点。 一个成年男性独自在外整个人被掳走然后直接在暗网被卖的情况太巧合太突然,且几率太小,毕竟这是个法制社会,再混乱再罪恶的地方也有法律存在,如果这个边境小城真的危险到随随便便就会被掳走的程度,也就不会有用旅游业来吸引游客的情况mdash;mdash;这就说明,那些罪恶产业也是处在黑暗中,以偷偷摸摸的方式存在mdash;mdash;大地区中,偶尔失踪个一两个人不会引人注意,失踪的是外国游客hellip;hellip;那就更悄无声息了。 俞雅分析了所有可能后,倾向于两点。一种可能,李海涛与人发生冲突,对方正好是某人口贩卖组织的成员,被报复性劫持,然后一不做二不休,被卖。另一种可能,对方是做惯该生意的,习惯性对流浪汉或者独身的、健康的外国游客下手。 俞雅决定先等伊万的情报,再确定是不是要去警方的档案库查找资料。 不断发展的科技在武装犯罪分子的同时,也让警察有了更为强力的武器,而总有些组织清楚互联网的弊端,也更相信实地实物的交易,为了更隐蔽更安全,或者那些找不到暗网门路的,会选择原始的买卖方式hellip;hellip;他们一般会先联络好买家,然后物色并狩猎符合要求的人选,通过线下交易的方式运送目标。比较无迹可寻,除非熟悉他们的交易线路hellip;hellip;这就需要警察的内线或者其同行的情报,毕竟有黑警,也会有卧底,而一个组织要在这条道上混,不可能孤立存在,总会与别的人或事物有所牵扯。 俞雅相信,大部分失踪事件,他们的亲友熟人如果想要找到人,就算再不相信警察也一般会报警求助,不管人最终是否被找到,警察留下的记录一定有很大的线索。 先把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然后一项一项排除么?rdquo;伊万托着下巴看俞雅敲键盘噼里啪啦作响。 俞雅头也不抬:尽人事听天命了。rdquo; 除了先有卖家后找资源rdquo;的形式,还有先捞到货后处理的情况。白送上来的该怎么处理?就算紧急找寻卖家也需要时间,货很可能会烂在手里。对于那种人来说,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既然冒了风险,就必定要得到相应的收益。这时他们就需要通过其他渠道出手mdash;mdash;没有比暗网更方便的渠道了,换而言之,就算转手多次,也一定能在网路上留下痕迹。 两方双管其他,凌晨两点左右,伊万的人先回报,那个警察找到了。 确实是黑警,但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