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7页 (第2/2页)
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这个缘故,舒云难免起了点跟那些数学大家们交流的心思,这个时候,如今最出众的数学家应该就是司马谈这个太史令了,汉代的太史令是要兼职观星的,其实在司马谈之前,大汉最厉害的数学家应该是张苍,这位当年在秦朝的时候就做过官,文帝的时候做过丞相,几乎是做丞相任期最长的一个,可惜的是,这一位并没有得到与他的功绩想对应的待遇,如今能记得他的人也已经不多了。 舒云之前没关注过这个时代的数学水平,这会儿干脆叫李嘉去石渠阁那边,将张苍当年留下来的那些资料送一份到椒房殿来,她觉得自己需要研究一下,然后呢,看看如何跟这个时代的那些数学学者搭上关系。数学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就算是想要攀科技树,也得从数学着手,偏偏,这个时代,数学并不是很受重视,法家的官员还好,会通晓一定的数学知识,其他学派的官员,在数学上头的水平,虽说不至于惨不忍睹,大概也就是非常普通的水平。 舒云想要在这个时代建立起一个基本的工业体系,光是靠着墨家剩下来的大猫小猫两三只,那是绝对不够的,她需要更多的理工科人才,而数学呢,绝对是基石。 之前的时候,舒云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科学方面的变革,是因为那个时候,数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复杂一点的,那就属于高等数学的范畴,而且想要沿着那一条路走下去,对于天分的要求就很高了,所以只能依靠大范围的启蒙教育,才能够将那些在这方面具备一定才能的人挑选出来,而不是像是如今这样,教育只是少部分人的专利,即便是那些小地主家,也没有足够的资产送家中的一个儿子去读书。可以说,这个时代的所谓寒门,起码也是中等地主之家出身,而如果读书不能出头的话,可能就会因此穷困潦倒,乃至破产。像是那位朱买臣,为什么会被妻子抛弃呢,就是因为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放在读书上,偏偏一直没有成效,连给人做食客都没人要,谁乐意一直在这种看不到希望的境地下坚持呢! 即便是如今造纸术已经开始慢慢成熟起来,印刷术也取代了手抄和竹刻,书本的价格降低了许多,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读书依旧是一件比较昂贵的事情。尤其,这个时代,新事物的传播速度也是很慢的,如今关中这边倒是许多人都知道了纸的好处,但是往关东,往其他地方去呢?也就是那些诸侯王,还有列侯大商人,或者是一些相对消息比较灵通的学者,才知道纸的存在,有一定的机会能够接触到纸。而他们只会将这些自个私藏起来。之前太皇太后说要收集天下书籍,刊印成册,目前来说,响应的人并不多,许多人宁可花大价钱托人从少府购买一些纸张,然后回来将自家家传的那些典籍抄录下来。至于消息更加闭塞的地方,至今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