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7章 (第2/2页)
迅速理解了她的意思,并相继提出疑问。 “神悦,为何要这么麻烦,由朝廷直接专营,不是更省事?少了盐商在中间,国库收益也会更高!” 贾诩问道。 张祯:“若由朝廷专营,负责的官员发的是俸禄?” 贾诩:“自然是俸禄!” 难道还想分润售盐所得? 张祯叹道,“文和叔,财帛动人心!这些官员经手大量财货,自己所得却少,容易滋生贪腐。” 贾诩:“严法治之!” 砍上几批脑袋,大面上就能止住。 至于小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抓大放小也就是了。 张祯:“那只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出工不出力,反把好事办成坏事。何况......” 贾诩:“何况什么?” 张祯组织了一下语言,道,“今有一池水,古板无波,生机黯淡。我若想让这池水灵动起来,最简便快捷的办法,是丢几条大鱼进去。让大鱼搅动水波,水底的小鱼小虾,也能成长得更好。” 这事儿,她其实也说不太清楚。 毕竟不是经济学家。 可她知道应该这么做,人也好,朝廷也好,要想富,就不能一潭死水,得让水活动起来。 由朝廷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是经过验证最为正确的路。 虽然她说得云里雾里,但贾诩竟然能够意会,“大鱼入水,不会吃了小鱼小虾么?鱼虾再小,那也是主人家的。” 张祯:“无妨,大鱼身上系着渔夫的线。若是失了分寸,拽上岸烤了便是。” 贾诩捋着胡须,垂眸沉思。 民间大鱼多得很,或许,都该给他们系上渔线? 等到长肥就拽上来吃肉,再等下一批长大...... 诸葛亮:“阿姐,十大皇商如何挑选?” 张祯微笑道,“标准有三。其一,品行上佳;其二,才干出众;其三,盐牌竞价。” 诸葛亮:“......何为盐牌竞价?” 不会是他想的那样罢? 阿姐这么会生财? 张祯解释得很清晰,“首先,诏告各地盐商朝廷此议,若有意竞争,众盐商报名。第一轮,朝廷考核其品行,刷下一部分;第二轮,朝廷考核其才干,再刷下一部分;第三轮,朝廷设定盐牌的价格,由众盐商加价竞买,价高者得。” 诸葛亮:“......阿姐若是行商,会比陶朱公更厉害。” 张祯:“是么?哈哈,过奖,过奖!” 这可是来自诸葛亮的赞扬。 诸葛亮又问,“盐牌定价几何?” 张祯伸出一根指头。 诸葛亮:“......一百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