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合作  (第1/4页)
    崔湜离开潞州之后,张宝儿便让人制了一块匾,上面正是梁德全所题的“潞州第一楼”。    永和楼挂匾这天,张宝儿专门在永和楼宴请了梁德全。    既然自己题了字,也不好再反悔,加之惦记着永和楼的红烧猪肘,梁德全想也没想便欣然赴约了。    寒暄茶罢,酒菜上席。梁德全一看,呵!竟是满满一桌猪肘:蒜泥肘肉,酸辣肘子,酱肘花,卤肘子,醉香猪肘,红焖肘子,燕窝炖肘子,就连汤也是肘子人参汤……    梁德全不由喜笑颜开,击掌大笑道:“好一个肘子宴,梁某要开怀畅饮、大快朵颐了。”    说着,梁德全挑起一点猪肘,往嘴里一咂吧,不由眉毛一挑,把筷子往桌上重重一放,两掌一合,叹道:“这猪肘做的不油不腻,醇厚鲜美,叫人齿颊生香,正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张宝儿趁机向梁德全敬酒,二人频频举杯,一时间欢声举座,笑语满堂。    梁刺史不仅为永和楼题字,而且还亲自赴宴,这消息像插翅般传遍了整个潞州城。    这两天,不断有人约请张宝儿。    首先是临淄王李隆基。    张宝儿应邀过府拜访,用过餐后,他在李隆基的书房内逗留了很长时间。当然,作陪的肯定少不了姚崇。    谁也不知道他们三人之间都谈了些什么。    接着是柳举人。    但张宝儿却没有赴柳举人的约,而是主动登门来到了没有请他的姜皎府上。    “老爷,有人来访!”姜府管家小心翼翼地对姜皎道。    正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的姜皎睁开了眼睛,他皱着眉头道:“不是早就吩咐过了吗?有事去找林甫,我不见!”    姜皎口中的林甫是他的外甥李林甫。    姜皎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而外甥李林甫却异常聪明,这几年姜家生意一落千丈,这让姜皎很是心灰意冷,索性将生意都交给了李林甫来打理。    管家犹豫了一下,应诺着转身就要出门。    “等等,人姓甚名谁?”姜皎见管家的面色很是古怪,好奇地问道。    “是张宝儿张公子,他送来了拜帖!”    “什么?是张宝儿?”姜皎猛地站起身来。    这些日子以来,张宝儿在潞州的风头极健,姜皎怎会没有耳闻。他接过拜帖扫了一眼,便迅速做出了决定:“快将张公子请到厅好生伺候着,我马上就来!”    管家点头还未转身,却又听姜皎吩咐道:“算了,还是我亲自去迎接吧!”    说罢,姜皎便急急向大门外小跑而去。    管家从未见过姜皎如此失态,不禁觉得莫名其妙。    “张公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姜皎向门前等待的张宝儿施礼告罪。    张宝儿也不介意,还礼道:“我不请自来,姜掌柜可莫要怪罪!”    “哪里的话!张公子,里面请!”    姜皎引着张宝儿进了厅,丫鬟送上茶水,转身出去将门掩好。    姜皎试探着问道:“不知今日张公子专程前来,有何见教?”    张宝儿开门见山道:“姜掌柜,我们都是性情中人,所以我也不套,就直来直去了!”    姜皎点头道:“这样好,省得猜来猜去费脑子!”    张宝儿盯着姜皎道:“我想与姜掌柜合作!不知姜掌柜意下如何?”    “合作?”姜皎愣了愣,旋即问道:“不知张公子要如何合作?”    “很简单!”张宝儿微微一笑道:“将姜家的所有产业交与我来经营,利润姜掌柜你占三成!”    “所有产业交与你经营?我占三成?”姜皎这次不是愣了,而是彻底傻了。    姜皎仔细打量着张宝儿,心中暗忖:眼前之人莫不是得了失心疯。    可接下来的这句话,让姜皎明白,张宝儿并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姜掌柜,你可莫小看了三成的利润。我敢保证,这每年的三成利润,要比你十年里赚的所有钱加起来还要多十倍!”    姜皎的眉头忍不住挑了起来,张宝儿的话让他的心有些躁动,对于商人来说,没有比赚钱更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