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节  (第1/2页)
    ——原来,她不是佛到乏味的女孩。只是自己不是那个,足够让她疯狂、抛掉“乖”的人。    夜晚,徐写意没去上晚自习,就在宿舍躺下睡觉,昏昏沉沉地发起了烧。一下病倒。    陈慧萍连夜地从西藏飞回来。    高畅阳跟她沟通,委婉批评了他们作为家长的过失。    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能再用小时候粗暴简单的管教方式。逼迫,恐吓,不考虑孩子接受状态的单方面“都是为你好”,都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从办公室出来,陈慧萍回到女生宿舍。    徐写意还躺着,睁着空洞的眼睛不睡觉,也不理人。    陈慧萍暗自后悔,着急有,生气也有,但不敢再说任何重话。她翻开包,摁亮手机,把林笙发给她的信息又看了一遍。    无可奈何地重重叹息。    手指拨开夹层,里面有一把房门钥匙。林笙给的。    陈慧萍决定留下来照顾徐写意,孩子从小到大都听话,没操什么心,可能真是老师说的青春叛逆期到了,是要花点心思注意了。    两室一厅的房子,靠近二中,面积不大却很便利。    徐写意生着病,每天躺在床上发呆。谁也不知她在想什么,偶尔偷偷地看一封信,而且不许人去碰。    眼看这情况快一星期了,陈慧萍跟丈夫打电话告知情况,夫妻俩忧心忡忡。    然而隔日的清晨,她起床时意外的发现女儿竟已起床叠好被子。    校服穿着规整,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整个人很平和。就是瘦了很多。    “妈妈,你今天把房子退了回西藏吧,我感冒好了。”出门前,徐写意拿起了书包,“以后我住宿舍,回这儿太浪费时间了。”    看这反常,陈慧萍担忧地喊住她,“写意啊,你…没事吧。”    徐写意在门口停下,微微向后偏头,笑了下:“我没事,妈妈。”    她跨了一步又顿住。    “我已经是成年人了,你不用担心我。”    时间的奥义在于,不经意之间,自己和身边所有的人事,难以察觉又不停地变化着。过程是每天日出日落的温柔,可某个时刻一回首,看见的却是翻天覆地、惊天与动魄。    白驹过隙的暮春,夏日连绵的暴雨席卷新都的天空。    思念,是从屋檐绵延流下的水。    滴滴,答答。    一点点温柔地把心凿穿。    在徐写意桌上的眼药水用到第三瓶的时候,整个高三年级的教室腾出来做考场。    五班被搬到多媒体实验楼的化学实验室。    风扇呜呜地转。    高三最后两周的复习,在食堂大叔免费奉送给高三学生的麻辣虾里走向末尾。    谁和出社会的男人恋爱过,谁轰轰烈烈失踪又差点休学,这些流言蜚语变得无人关心。    6月7日、8日。    高考。    酷暑下。    校门口的水泥地滚烫,大批家长顶着烈日等候。    马路被交通管制,路边有维护治安的警车和志愿者搭建的送水凉亭。    终于,万众期盼的交卷铃声划破校园的肃静,远远就听广播催促着考生停止答题。    很快,教学楼源源不断涌出学生。    班主任们站在楼边,不时与离开的学生告别。学校上下一片喧闹欢腾。    寒窗苦读十余年,不管结果好坏,总归告一段落。    接下来,是迈向成年的第一阶段试炼。    “去,跟你高老师说一声,然后赶紧去宿舍把东西收拾了。晚了怕赶不上汽车。”    陈慧萍接过徐写意手里考试用的透明文具袋。    徐写意往前看,主干道边,高畅阳正和班上的两个同学在说准考证的事。    “好的,妈妈。”    她吸了一口气,走过去的时候那两个同学刚好离开。    “高老师。”    高畅阳回头,“哦,写意啊。”    三年以来,徐写意还是头一回见高畅阳如此和蔼可亲。他笑着问:“感觉考得怎么样?”    她如实说:“题倒不是很难,不过大家都说简单,可能大家分数都会比较高。”    高畅阳笑:“新都的题在全国来说不算难,对你们这种成绩虽然不顶尖,但认真踏实的学生来说是好事。看你前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