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节  (第3/3页)
拾好碗筷进屋,躺到床上还主动往他身边靠了靠。    陆时秋自然发现了,侧过身打量她,被她看得脸都红透了,“你想分家吗?”    于娘子还没来得及回答,陆时秋就翻了个身,双手枕在脑后,“算了。分家一点也不好。家里啥事都得你干,孩子也没人看。现在就挺好。”    于娘子心里很甜,抱着他的腰,“只要你向着我,我就不觉得累。”    陆时秋头有点晕,之前可没这个待遇。她对他总是淡淡的,现在居然主动抱他,他想了想,估计是之前说的那番话起了效果,却也没打算告诉她真相,主动揽着她,“你是我媳妇,我对事不对人。只要你是对的,我肯定给你出头。”    于娘子轻声‘嗯’了一声,唇角不自觉翘起。    二房这边,陈氏正在铺床,听到大嫂哭叫声,手下意识抖了两下。    陆时夏坐在旁边瞅见,声音有点闷,“三弟刚刚在饭桌上说了,以后谁要欺负他媳妇和孩子,他非饶不了。”    刚刚在饭桌上,看到三弟为三弟妹出头,陈氏心里羡慕又是嫉妒。婆婆每次心里有气,都拿她撒气。她男人从来没有为她说句公道话。没想到老三那个混不吝居然肯护着三弟妹。    听到他这话,她来了气,一屁股坐到床上瞪他,“我什么时候欺负她们了?”    陆时夏撑着脑袋,深深看了她一眼,“没欺负最好。”到底是结婚好几年,对枕边人也算多有了解,“三弟为什么不单独找大哥,偏偏拉上我。说明他在提醒你。你别不知好歹。”    陈氏来了气,说到底三弟敢这么嚣张,还不是公爹偏心,她就想不通了,公爹怎么那么宠老三,几乎啥事都由着他。    每回她问她男人,她男人就像锯了嘴的葫芦,一句都不肯说。    她定了定神,试探着问一句,“老三都敢跟婆婆杠,咱爹居然没骂他,咱爹怎么那么惯着老三呀?”    陆时夏把她从床上扯起,脱了鞋子躺到床上,背过身去,“累了一天,你早点睡吧。”    陈氏气得干瞪眼。又是这样!    第二日,洪氏看到陆时秋明显躲着走。    陆时秋冷哼一声,看来是真学乖了,一扭头发现他娘正看着她,腆着脸冲她笑,“娘,你昨晚睡得挺好呗?红光满面的。”    陆婆子瞪了他一眼,“叫大丫三个出来吃饭吧。”    陆时秋挠头,冲她身后的陆老头看了一眼。啧,还是老头厉害。    陆老头问陆时冬,“你是一个人进城考试吗?”    两年前,陆时冬考上童生,却止步于院试。这次进县城直接参加院试。    参加院试的学子必须五人互结保单,再加两名本县秀才作保,才能参加考试。光作保一次就得五两银子。    这也是为什么世人都说科举烧钱的原因。    陆时冬摇头,“我跟几位同窗一起去。到时候就在先生家汇合。”    陆老头点头,“那也行。”    陆婆子有些不放心,叮嘱道,“给你带的盘缠一定要拿好了。”    陆时冬应是。    等送走陆时冬,洪氏忍不住又开始跟陈氏咬耳朵,“你说小叔这次能中秀才吗?”    陈氏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院试考三天,陆时冬回来后,就把默写好的卷子给先生看。用先生的话来说,若是学政官是个实干派,他百分百能中。若他是注重辞藻,那陆时冬基本上就没戏了。    院试是由学政举行的考试,而这些考生对朝廷派下来的学政官根本就一无所知。    能不能考上,完全就是听天由命。    陆家上上下下都很紧张。就连孩子们都变得老实起来。    第22章    中秋佳节这天,陆时秋带着二丫再去县城找活干。    中秋晚上, 县城有灯会, 游人众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