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节  (第1/2页)
    薛佑龄被戚妈妈看得浑身发毛:“你去安排就是,我自有用处。”    戚妈妈眼珠骨碌碌转几圈:“我说薛三爷,安排七八个姑娘没问题,不过,你不会像昨日那样,妈妈我给您安排好了,结果又您跑了吧?妈妈我要招呼客人,姑娘们要招待客人,可没人有时间陪您薛三爷耍乐子。”    薛佑龄从袖袋里取出一锭金子和几张银票,递给戚妈妈:“还请戚妈妈安排一下。”    戚妈妈眼睛一亮,接过金子和银票,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将五官挤都挤得看不清:“好说,好说,妈妈我这就给您安排去。薛三爷,您先跟我去雅间里,歇会儿,喝口小酒,姑娘们随后就来。”    ——    怡春院天子号雅间,布置的十分雅致,梁下挂着淡紫的帷幔,中间摆了一张八仙桌,桌腿雕了折枝牡丹,桌子周围摆了一圈锦凳,角落里,还有博物架和琴架。    薛佑龄在八仙桌前正襟危坐,身姿笔直,气质清淡。    在他的对面和侧面,挤挤挨挨做着七八个年轻女子,红红绿绿,莺莺燕燕,玉臂挨着玉臂,香肩挤着香肩。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团扇。    这些年轻女子见薛佑龄衣着华贵,相貌俊郎,心中都十分欢喜。    有个大眼睛的姑娘用团扇掩住半张脸,只露出灵动的双眸,朝薛佑龄暗送秋波。    有个身段丰满的,握着团扇一摇一摇,显出自己的妖娆风情。    热情一些的,掩嘴咯咯咯笑,腼腆一些的,垂着眸红着脸。    为了撩拨薛佑龄,当真各显神通。    “请几位姑娘都把团扇放在桌子上,”薛佑龄说道。    七八个青楼姑娘,互相看看,不明白薛佑龄这是在干什么。    既然是客人的要求,而且还是个小要求,就没有拒绝的道理。    一个年纪大些的姑娘带头把团扇轻轻搁在桌上:“薛三爷,团扇在这里。”    于是,剩下的姑娘也都把自己的团扇放在桌子上。    八仙桌上横七竖八放了许多团扇。    “啊呀,我今儿团扇落在屋子里,没有带出来。”一个身穿烟色纱衫的姑娘轻呼。    “劳烦姑娘去取一下。”薛佑龄道。    这纱衫姑娘,轻咬朱唇,楚楚可怜说道:“这……一定要去取团扇吗?奴家的屋子离这里有些远”    “是的,劳烦姑娘了。”薛佑龄不管纱衫姑娘楚楚可怜的模样,说的斩钉截铁。    “哦,那奴家去取。”    纱衫姑娘不情不愿起身,临走前还朝薛佑龄抛了个媚眼过去,却见薛佑龄根本没在看她,而是在看桌子上的团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