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节  (第2/3页)
面冷。”    苏妙:“诶!”    她看见了关于1946年撤退的详细介绍。    正要抽出这张,却不料,一阵风吹来,加上卓忘言伸手过来帮她拿,苏妙下意识松了手,风把文件卷起,漫天飘扬。    负责人追着跑,眼睁睁看着几张纸被风卷走,飘向下方的土沟,离他们越来越远:“糟了……”    苏妙身边,忽然扬起一阵煞风。    在苏妙的怔愣中,卓忘言跳下了山丘。    “卓忘言!!”    卓忘言身后扬起尘土,当尘土散去后,清越的身影出现在半坡,他高高举着一只手,扬了扬手中的资料。    苏妙一口气终于舒了出来:“卓忘言啊……”    他慢慢走回来,莞尔。    “这一张。”他把那张详细记载着大撤退战役的资料递给苏妙。    苏妙抱住了他。    “你傻吗?”虽然知道他不会受伤,也能办到,可看到他跳下去的那一刻,心仍然紧张的想要吐出来。    卓忘言轻轻摸着她的头发,说:“有我在,你什么都不用担心,我什么都可以做到。”    晁冲扶额,伸手替旁边的负责人合拢了下巴。    作者有话要说:  文章所有的都是化名,战役也是,有参考,没原型。    第108章 荒漠水壶    文稿里只提到了枣子地驻扎的几个连队, 苏妙问了负责人, 计划拜访写稿子的研究员。    几番周折,总算是在天黑前,约到了这位研究员。    “你好,我是革`命根据地研究所的。”来者是位年轻的姑娘, 看起来和苏妙差不多大。    “你请坐。”苏妙说,“我们是星星之火基金会寻找老兵项目的负责人,是这样的, 我们接受了一个委托, 想要寻找曾经在枣子地和他一同战斗过的战友,但是因为对方年事已高, 许多事都忘了, 我们能了解到的信息很有限, 就只有地点和连队撤退前的大概情况。”    苏妙把她抄录的连队信息转给研究员看:“我们去了纪念馆,看到您写的文稿,您了解得多,或许能帮我们找到老人的战友……”    “枣子地当时有三个连驻扎,依然是老番号。”研究员说,“情况都不好,三个连几乎全部阵亡, 我们这边也是去年筹建纪念馆时,才在国家档案馆找到了张六一连长1952年写的回忆录。”    苏妙一愣。    “张……六一连长?”    研究员:“我拍摄的有影印本照片,你看。”    确实不假,这是经过整理后的回忆录, 由某参谋团七连连长张六一口述,1946年枣子地战略撤退战役的战况回忆,第一页就介绍了。    苏妙把图片放大后,瞳孔乍缩。    “……牺牲了?”她看到,张六一的简介中,标记着他牺牲在1952年。    研究员道:“嗯,情况特殊。枣子地战役后,这位连长和幸存的战士们又参加了援朝战,回国后由参谋长带领,进驻戈壁滩参与了两弹核基地建设工程……之前,戈壁滩的核基地建设是保密的,前年才公开。”    苏妙又是一喜:“也就是说,他这个牺牲年份是虚假的?”    研究员愣了愣,说道:“为什么会这么理解?”    “不能说,所以设置了一个假的牺牲年份……”    研究员怔愣:“不是……这个牺牲年份是真实的。张六一连长在1952年参与核基地建设时牺牲,只不过资料是这几年才公开而已。以前是隐姓埋名保密阶段……”    晁冲开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