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节  (第2/2页)
道。    谢琅张了张嘴,就因为这点事?至于么。    至于。    有了犁和耙,粗耕粗种步入精耕细作,一亩地至少可以多见一石粮食。    泱泱华夏,巍巍大汉,一年能多见多少粮食,谢琅算不出来,反正足矣把国库堆满。    可事已至此,谢琅解释再多都是掩饰,“草民忘了。”    “什么?”刘彻满腔怒火嗖一下泄的一干二净,指着谢琅,不敢置信,“这么大的事,你忘了?”    谢琅:“陛下,草民去年才十七,还有个孩子要养,家里还在建房,还有牲口,还有十六亩地。草民实话告诉陛下,不是因为草民家中只有草民一人干活,草民也想不起来把家里的犁改成这个样,后又做个耙出来。”    “你,你,再有下次,朕饶不了你。”刘彻咬咬牙瞪着他无奈地说。    谢琅心想,当皇帝可真了不起。这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出来。    “其实还有――”    刘彻震惊:“还有?!”    谢琅连忙抱紧怀里的小孩,看向卫青。    卫青把笔递给他,又给他一卷新的竹简。    谢琅腾出一只手,把耧车画出来,“此物陛下可曾见过?”    “耧车。朕知道。”刘彻仔细看了看,“不对,你画的有三个耧脚?”    谢琅点头,“比以前的好用。”    “没了?”刘彻收起来,就盯着他。    谢琅犹豫要不要说,“纸陛下可曾见过?”    “宫中便有。”卫青道。    谢琅:“养蚕里的人最近在用竹子试做纸,做好了,草民再呈给皇上?”    纸和农事无关,而当务之急是把耧车、耙和犁公之于众。刘彻想也没想就说,“做好直接给仲卿。”    “遵命。”谢琅见他又拿起竹简,忍不住说,“陛下刚才答应草民的事?”    刘彻:“给你免了。你怀里那个孩子也免了。但只限你二人。”    “草民谢陛下。”谢琅正想俯首谢恩,一看怀里的小孩,连忙放开小七。    刘彻见状,“免礼。仲卿,看来吾今日没口福了。”    卫青起身道,“微臣恭送陛下。”    刘彻走到谢琅身边,笑看着他,“你确定只有这些?”晃一下手里的东西。    谢琅下意识回想。    刘彻瞪直了眼,“还有?”    “没了,没了。”谢琅道,“只有纸。”    刘彻刚才不过随口一问,现在反而不信了,“真的?”    “草民还有一事。”谢琅看一眼刘彻,你不想听,我也可以不说。    刘彻真想把他拖出去斩了。十七八岁的人,也不知怎么这么多心眼,“说!”    谢琅有矿,底气十足,才敢把豆腐的做法公之于众,才敢教村里人做纸,才能毫不犹豫地把曲辕犁、耙和耧车画出来。    如今外人找他做耙,是八十文一个。一旦做耙的人多了,净赚三十文,乃至二十文也有人干。可谢琅不干。那么他以后就没法跟村里人说,他的钱是做犁、耙和耧车赚的。    “草民如今靠这三样生活。”谢琅不敢直接开口要钱,就故意说,“可不可以请陛下暂时不要昭告天下?”    刘彻不答反问,“你认为呢?”    “除夕过后再昭告天下,好像也不晚。”谢琅弱弱道。    刘彻板起脸,“晚了!”不容他开口,就说,“吾赏你百金。”    “金子?”谢琅忙问。    卫青不禁抓住他的胳膊,不得无礼。    刘彻瞥他一眼,“难道你认为自己只值百两铜?”    “多谢陛下。”百金虽然是百两黄金,也够他家小七用一辈子了。谢琅这个谢真心实意,“开春农忙过后草民就督促村里人做纸。”    卫青连忙说:“纸不急。回去好好跟村里人说,他们如果不想做,或者没空,你出钱请他们做。用了多少钱,为兄给你。”    “啊?”谢琅看到卫青眼中的担忧,不禁笑了。    已走到门口的人猛然停下,扭头看谢琅,“可笑?”    “不是,不是,仲卿误会了。”谢琅笑道,“草民以前跟仲卿说,草民是养蚕里的村霸。仲卿以为草民同他说笑。”    刘彻听卫青提过这事,“不是?”    “小七,告诉你刘爷爷,我是养蚕里的什么。”谢琅看向小孩。    小孩抓住谢琅的手,小心翼翼看着刘彻,弱弱地说,“里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