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6节  (第1/2页)
    江县令看到叶家村的大变化,笑眯眯地赞道,“大人,叶家村真是一日一变啊!下官还记得几年前来叶家村之时的样子,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啊!”    江县令虽是在恭维,但这话叶君书很受用,他谦虚回道,“全仰仗江大人对村里的关照。”    “哪里哪里,都是大人和村民们的功劳。”    虽然叶家村依旧封闭,没什么外来人口,还是靠天吃饭,但日子却比以前好过多了。    总的来说,从叶君书给村里建了个学堂让孩子免费启蒙开始,村民们似乎突然找到了奋斗目标一样,对赚钱无比积极。    一到农闲,村民们就成群结队的外出去做工。    以前虽然也有,但毕竟没有背景,遇到无良东家,被扣工钱是常有的事。    如今就不一样了,他们出去做临时工,一听是叶家村的,自然就知道在他们这个地儿越来越名声响亮的叶君书。    谁让他是丰城县几十年以来唯一一个金榜题名当官了呢,而且还越做越大的趋势。    不看僧面看佛面,自然没人会为难那位一个村子里的人。    而且听说还挺维护乡亲的。    因为这个,村长叶于荣还三申五令的要求村里人不得借叶君书的势欺压他人,若被他发现,除宗除族,赶出叶家村。    他们叶家村好不容易祖坟冒烟出了个官,他们无法提供帮助就算了,更不能去拖后腿。    因为村里的严肃处理,在外面的村民更加低调。    而且还有叶君书当年给启蒙的一群小子,已经有好几个出去当账房小二的了。    肚子里有文化,走在外面都不一样。    村子里有出息的多了,赚得也多了,慢慢口袋里就有了存款,底气也就更足了,所以精神面貌看着都不一样。    叶君书看到村子往好的发展,心里自然高兴    “那也是大人您治理有方,大人功不可没。”    叶君书即便官职比县令大,也没有以权压人,而是客客气气的,江县令是他老家这边的父母官,自然要交好。    “往后叶家村,就仰仗大人多多关照了。”叶君书拱手道。    “大人言重,这是下官的职责。”江县令严肃道,“让百姓过得更好,是下官应该做的。”    “江大人真是爱民如子,往后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能帮得上忙一定帮。”叶君书笑眯眯的,不过到底没把话说满。    “有大人这话,下官定不会客气。”江县令得到这句话,心满意足。    他并不因为叶君书年纪比他小而有所愤懥,达者为先,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官场上,都很适用。    叶君书的学识远超于他,江县令自然尊敬。    一行人散步散到家里附近的荒地上,叶君书一看,正巧,可以和江县令当面知会一声。    于是叶君书指着前面的荒地道,“村里觉得将此处划给我做宅基地,家里太小,人住不开。”    虽然是荣伯做了决定,但是要去衙门报备后,交了一定的银子,这块地才算是自己的。    虽说走流程也没人会特意阻拦他,但既然江县令在,就顺势提一下。    江县令即道,“是该,此处正好,适合做宅基地。”    叶君书点头,“我们还商量了一处地作为新建学堂,大人有兴趣亦可去看看。”    “有有,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这边请……”    “……”    第207章 第二百零七章    到傍晚的时候, 基本上客人们都已离开。    叶君书的舅舅一家,在吃完宴席后,就不肯再留,直接打包了一大堆肉菜, 连声招呼都不打, 就一家子匆匆离开了。    叶君书见是这样, 没阻拦,也不说让马车送他们回去了。    早就对他们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    舅家没给他添什么麻烦,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中午吃太多肉, 晚膳就清淡多了。    因为做得简单,速度很快, 叶君书一家子吃完饭,聊了一下天,很快就散去。    忙碌了一天,终于可以喘口气。    叶君书和李玙在房间里。    李玙刚弄干头发, 拿着梳子梳顺,就见叶君书在一旁盯着他直乐。    李玙回头,目露疑惑,“怎么了?”有什么高兴的事?    李玙回想这一天忙闹,行程都很正常, 没有特别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