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节  (第1/3页)
    他神色沉静,抬眸与父亲对视,不避分毫:“父王如今若凌铄六国,异日即便收服天下,恐也难免为六国百姓所怨怼。厝火积薪,安无遗患?而若种祸于今,日后又何以固江山、安社稷,致万世之太平?”    十一岁的孩子直陈利弊,字字针砭,眸光冷静而犀利。    一旁的秦王面色似乎悄然缓了些,只倾耳听着。    顿了顿,他续问:“那,依你之见,又该当如何?”    “扶苏以为,宜徐徐而图之……”    “啪!”极其突兀地,只单单听得这一句,秦王的脸色便蓦然一变,转眼间,那卷简册便被他奋袖一掷,狠狠砸到了少年脚边。    十一岁的孩子诧异地抬眸看向父亲,神情错愕。    秦王重重闭了闭眼,也不看他。    过了好一会儿,他似乎有些费力地启了声,沉声道:“去外边跪着。”    扶苏虽不明就里,但却未有一字置辩。恭谨地揽衣而起,先后向父母施了一礼,这才退步走向了正门的方向,在堂外檐宇下跪了下来。    一直到扶苏步出了屋子,秦王才重新睁开了眼。    “你,随寡人来。”他看了眼阿荼,不带多少表情地道。    阿荼敛衽起身,随着他一路进了东侧的内室。    待两人在室中站定,阿荼心下还有几分疑惑时,却听得眼前的秦王沉声开口,虽有些突兀却是字字清晰——    “寡人此生,不会立后。”    作者有话要说:    ☆、秦始皇与郑女(十三)    阿荼闻言,有些愕然地抬眸看向他——    虽然咸阳宫后位虚悬多年,朝野上下、宫闱内外皆有过许多揣测,但,真正听到他这一句话,她心下仍是不免一阵惊诧。    天下诸侯国君,多是即位之时便立了王后。但王上践祚时,年只十三岁,又逢吕相掌权……这事儿便一直被拖了下来。而自八年前那一场鱼龙变化之后,他真正执掌乾纲,却也从未提过立后之事。    这人,究竟是多早的时候,便动了这个念头?    阿荼略略垂了眸,缓缓平复着心头的惊意——婚姻嫁娶,于旁人而言,自是终身大事。但在当今秦王眼里……恐怕未必有多少意义罢。    七雄鼎立多年,诸侯国间尚行联姻。早些年,秦国的王后们,多是出身他国王族的公主或贵族公卿家的女公子——但现今,纵观天下,还有哪一国的公主堪匹配如今的秦王?    何况,妻者,齐也。睥睨天下、眼高四海的秦王,又哪里容得这世上任何一个女子与他比肩?    这,从来就是一个唯我独尊的人呐……    再者,秦王也并不需要一个女子常伴左右,宽慰解语——他幼年坎坷,命途多舛,是以疑心极重,终此一生怕都不会倾心信赖任何人,又哪里会向身边的妇人倾吐心事?    所以,他说——此生不会立后。    可,这般事关社稷的隐密之事,他又缘何同她开诚布公?    阿荼心里微有些疑惑,是以,便又细细回想了下方才厅堂中他们父子二人情形,转瞬间心念一转,明白了他言下未臻之意——    古来嗣裔传承,皆是立嫡立长。若他不立后,此生便不会有嫡子。而诸公子中——扶苏居长。    她诧异地再次愣愣看向眼前的秦王——虽知他一向爱重扶苏,但,竟已下了决定么?    不理会她的震惊错愕,秦王只停顿了片时,继而续声道:“最多十五年,寡人便能一扫六合,平定宇内。”    正值鼎盛之年的秦王,语出惊人,神色却未稍改。    这十五年之期,是依李斯尉缭的筹划——以奇兵突袭灭韩,用离间之计亡赵,趁地利之势伐燕,借内政之乱谋楚,引鸿沟之水淹魏,最后,挥师南进,取齐!    如今,大秦文有李斯、尉缭、姚贾、顿弱、王绾、冯去疾,武有王翦、王贲、杨端和、内史腾、蒙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