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节  (第2/2页)
    有很多个瞬间,闻姜觉得这样静坐着,心里无比舒坦。    白日南柯问她,他们是什么关系。    那时闻姜没找到合适的形容,如今脑海灵光一闪,找到了——像过日子。    习惯身体烈火般的纠缠,也习惯灵魂平淡地相对。    各安其事。    热搜上,有个名字吸引了闻姜的注意力,是陆时寒曾经给她看过的那部短片《灰色国度》的名字。    陆时寒给她看片的时候,短片还没上线。    现在既然片名上了热搜,多半是短片上线发布了。    闻姜点开这个关键词,界面里出现的热门微博,都是短片的资源链接,以及几句短评。    闻姜快速地浏览提取关键信息。    关于短片的评价五花八门。    有人认可点赞,有人质疑短片出炉的动机,有人论证片子里所提供的数据真假,有人借此抨击相关部门和企业不作为,有人留言表示要为了下一代努力净化一片蓝天。    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深受雾霾困扰,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雾霾的相关信息以及环保。    因为雾霾关联着每个人的健康状况。    几乎人人都知晓pm2.5.    但环保行业在国内的现状一直很尴尬。    在许许多多的国人眼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环保在国内都只是停留在公益范畴和概念领域。    环保事业在世人眼里,多半是慈善家和志愿者搞得公益活动。    《灰色国度》里有一段环保部门员工的自我吐槽和自黑,道出相关工作人员的无奈。    国内的现状是一方面环境情况恶劣,另一方面进行环境执法又很艰难。    环保部门地位尴尬。    遇到问题企业提出停产整改意见,地方政府拿工业产值和经济增长指标来说事儿,就要搁置;环保法滞后,遇到不合法情况进行罚款,数额对相关企业来说也是不痛不痒,甚至远低于其进行相关环境治理增添的设备和运转费用。部分企业宁可被罚,也不改变作为,这样反而损失更小。而个别企业污染严重激起民愤被媒体曝光,发酵成社会事件,环保部门又会反过来被政府相关部分追究失察之责。    ……    环保不是一国之事,是全世界的事。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走在为此呐喊的路上,闻姜扫眼了身旁这个“斗士”。    陆时寒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长文档,里面是一堆数据。    闻姜把剧本往陆时寒那侧一推:“这堆数字是什么东西?”    陆时寒平静地解释:“账本。”    闻姜猜:“那些赔的钱?”    陆时寒道:“聪明。”    闻姜心算了下其中两行,算出和,建议陆时寒:“多卖几次身,不然你这得还到下辈子。”    ☆、第44章    第四十三章:收买人心    闻姜话落,陆时寒阖上笔电。    适才浴室里,他的衣服也几乎湿透,现在身上只裹着条长浴巾。    坐得太近,此刻闻姜看着他半裸的上身,在两人交缠的呼吸中,只觉得眼前的所有物体几乎都是静止的,包括远处的水族箱。    陆时寒吸了口气:“你的眼神可以稍微含蓄点儿,我去穿衣服。”    他起身找他适才湿掉的还晾在浴室里的衣服,手摸上去,还没有完全晾干。    闻姜跟上来,这次坦诚,没骗他:“湿了穿着很勉强。我这里没有男装。”    陆时寒来过之后这里多了的东西,只是从寒夜寺回来后,她和甘甜路过超市顺带添置的一双男拖。    陆时寒看了眼她挺翘的鼻梁:“没指望。”    闻姜蹙眉,问他:“这会儿就走?”    陆时寒眸光有那么一瞬的意外,只说:“等会儿。”    他将衣架上半湿的t恤扯下来,套在上身,扫了眼闻姜鲜动火的厨房,解释他的等会儿是为什么:“你的夜宵还生着。”    好男人。    闻姜动了下唇,想说些剧本里主角一时脑热用的留人的“奇怪的话”,却觉得操控自己的唇齿有些难。    不演别人,她觉得那样的词汇说出来远没有自己以为的简单。    做比说,在她的世界里要更为容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