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节  (第1/2页)
    老太太一松口,沈伯谦知道这事儿成了。    大姨二姨也帮着老娘把他扶起来,气冲冲的一致对外——陈老爷子。    几个劝和的一看这架势,人家自己的事儿,咱别掺乎了,走吧。    他们前脚走,陈老爷子后脚就被数落的抬不起头了。    等他被姥姥、大姨和二姨轮番攻击了一遍后,老爷子迫不及待的松口,“去去去去,我去还不行吗!你看你们这一个个的,想吃了我呀你们!”    沈伯谦暗笑道,这陈老爷子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不过,既然二老都同意了,几个人一合计,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人多好收拾。    ☆、第46章    45前往青州    东西收拾好装好,姥爷又亲自去找了刚才的几位族亲,请他们照看下房子。    一直缠绕心间的事情解决,大姨和二姨都松快起来。    即便二姨还是有些担心徐家庄的事儿,但脸上的深情也不想之前那样凝重了。    凑着段沈伯谦的车走了一会儿,到岔路的时候,分成三拨,各自回家。    沈伯谦带着姥姥、姥爷和一车东西晃晃悠悠的回了李家坪。    杨大爷早把二老的屋子收拾好,正带着杨风和小妹等着他们呢。    徐大姑也一直在屋里听着动静。    他们一到,几个人前后脚的迎了出来。    徐大姑留在沈家的事儿,路上沈伯谦已经跟二老交代了,所以他们也没奇怪。    陈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这就算是住下了。    两位老人慢慢的适应着沈家的生活,老爷子跟杨大爷一样,都是闲不住的人。    每天一早俩老头就结伴出门,打草、拾粪、盯着地里,有时候回来还能带几个野果子。    徐大姑带着小妹,每天陪着老太太说话聊天,顺便也请她指点一下针线。    姓氏各不相同的一大家子过得倒是出奇的和谐。    看着大家相处的不错,沈伯谦总算放下了心。    唉,可怜他上辈子从来不用操心,这辈子看来是要还债了,这心一操就没完没了的。    后山的事儿还没点儿头绪呢!    所以这阵子沈伯谦全身心的投入进来,起早贪黑的带着杨风在后山转悠。    可惜,俩人把山上都跑遍了,还是一无所获。    沈伯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丫的这沈家俩父子不会把东西埋在地下了吧?    真是要埋了起来,那可就难找了。    难道要他把整座山头翻上一遍?这.....    不是说这事儿不靠谱,而是他们家这几个实在做不了啊。    你看看这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虽然沈伯谦清楚,只要他一开口,不管是杨家人还是姥爷都会竭尽所能的帮他。    但这实在是有点儿不人道啊。    别最后东西没找着,老人累垮,小孩累的长不高了。    所以,沈伯谦仔细的想了又想,要把这座山头从头到尾的翻一遍,就凭他们几个,俩字——做梦。    那就只能找人帮忙。    雇人?这倒是简单,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后山真有什么秘密,那就麻烦了。    杨大爷他们他敢信,可这雇来的人他是信不过的。    要不然就等等,慢慢来?    可这山买来放在哪儿啥也不干,一样的会引人注意啊。    思来想去,沈伯谦突然想起早前他跟刘近南谈起他们新开张的酒楼。    刘近南说那里的人从后厨到跑堂全都是签的一家子的死契。    这样就不怕泄密。    签了死契,一家大小的生死都握在主人家手里,想泄密也要看看有没有命享受。    实在不行就买人吧,沈伯谦终于有了决断。    虽说买人这事儿有点儿超出他的道德底线,但在这样的时代之下,他又是个贪图享乐的人。    沈伯谦心里清楚,他要买人照料家里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既然如此,咱也别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了。    买就买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