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喘气_第1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节 (第2/4页)

入口处,用以吓唬盗墓贼,发展到后来,又演变成用活人殉葬布阵,再到后来,又加入了一些邪门法术,使得悬尸阵从最开始的吓唬和警告盗墓贼,变成了一种凶险异常的邪门阵法。

    而我们眼前的悬尸阵,是用木头制作的假人,也就是说,还是处于最初的阶段,主要起到威吓作用。

    我觉得奇怪,说:“这悬尸阵流传已久,皆是用于地宫的防护,怎么会出现在这儿?莫非……”我的目光不由得看向葫芦腰,那腰后是个更广阔的空间,我们的灯光打过去,都照不到头。众人显然都想到了一处:此处有悬尸阵,莫非这葫芦腰后面,是一处千年前的地下古墓?

    古墓的主人又是谁?

    我们没有理会头顶上原始的悬尸阵,而是迈着谨慎的步伐走入了葫芦腰后的空间。

    一进去,顾文敏便打了个寒颤,说:“好冷。”豆腐也缩了缩脖子,说:“这温差也太强了。”

    我们张头四顾,立刻发现了寒气的源头。确切的来说,这并不是寒气,而是阴气。

    这个洞窟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正中央是一条宽敞的大道,大道两侧是个典型的古老牲畜殉葬坑,一眼望去,里面布满了陶瓷瓦罐,羊头牛骨,而在洞窟左右的两壁上,却有无数挖成方孔的坑洞。

    那些坑一层一层,十分有秩序的排列在一起,如同我小时候用过的方格子写字本,由于位置原因,我们看不见那些坑洞有多深,但从洞口隐约露出的事物来看,里面赫然是放置着一种黑色的篾子。

    来此地时,我对桂地的风土人情进行过大致的了解,我一下认出,那种黑篾子是用一种类似狗尾巴草一样的植物编制而成的,称为黑篾席,味道芳香,有天然的驱虫效果。

    桂地多虫蛇,蚊蝇斗大,古时候的桂地人民利用这种草编制成篾席,睡在身下,夏日里可以免受蚊虫的叮咬,直至现代,有些偏远的山区,依然远离蚊香和杀虫剂,通过古老的方法,在夏日里安睡。

    黑篾席除了给活人睡,一般老百姓家里死了人,入棺时也会先用黑篾子裹一裹,示意事死如事生,虽说没有帝王将相陵寝的奢华,但却一直传承下来,现如今随着火葬的强制性,以及人们对丧葬逐渐不那么看重,因此这种黑篾席裹尸的习俗已经很少见了。

    我暗暗心惊,心说:莫非这些坑洞里裹着的,都是死尸?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一个个方孔,一眼望去密密麻麻,让人心惊不已。

    ☆、第六十八章 群葬

    我们顺着中央的大道往前走,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这是个地下大墓。

    我只知道秦汉时期讲究深埋厚葬,但也不过入地三十米左右,最深不过秦始皇,相传深百米,穿三泉,这古墓的主人又是谁?居然将如此大的墓葬,深埋于百米厚土之下?

    或许正是众多方孔洞中的死尸在散发死气,这个葫芦底的温度,确实猛然下降了好几度,本以是初秋,这下子更觉得寒凉,豆腐搓着两臂的鸡皮疙瘩,后悔不该把外套给烧了,冷的直哆嗦。

    一边往前走,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周围墙壁上的方孔下便是牲畜的殉葬坑,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将方孔中裹着的尸体当成了陪葬的人,但越往前走,这个想法就越薄弱,因为方孔逐渐扩大,黑篾席也被棺木代替了。最初看到的是不上漆的烂木棺,再然后是黑漆棺材,最后还有越来越多上红描金的彩棺显露出来。由此显示,越是靠后,死者的身份就越高,而且数量众多,看起来不像单纯的陪葬。

    这个葫芦底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大,严格来说,它不算大,只能说很长。

    两壁的方孔尸墙,绵延无尽。这种时候,颛瑞等人的家族培训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便听颛瑞说:“原来如此。”看样子,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豆腐不怎么记仇,早已经忘记颛瑞之前是如何整治他的了,脑袋凑过去,好奇道:“土豪,你发现什么了?”

    颛瑞看都懒的看他,径自往前走,其实我和顾文敏也挺好奇的,但面子思想作祟,与其去看颛瑞的脸色,不如憋着。豆腐完全是二皮脸,被忽视了也不恼怒,跟狗尾巴似的黏上去,反复念叨:“你发现了什么?说一下嘛?好奇心会憋死猫的?喵喵~~~土豪、土豪等等我……”颛瑞估计是被他吵的不耐烦了,啧了一声,半张烧毁的脸显得分外可怖,道:“你是属狗的吧?”

    豆腐一脸震惊,骇然道:“你、你怎么知道?”颛瑞还真猜对了,豆腐就是属狗的。

    颛瑞原本是在语言上打击他,没想到还真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