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节 (第3/3页)
有那价钱,我在外面可以拍个清朝的赏瓶了,我拍这干吗?” 那扇子成交价不到五万,这东西,在外面买赏瓶,脑子没进水吧?那能是真的吗? 赵新最近狂补基础知识,很知道赏瓶是清朝才有,专赏人用的。 说道:“可这里保真呀!” 那人扫了他一眼,轻蔑道:“外面的也保真!” 赵新:“……”这一刻,他深刻的看到了自己公司前景的暗淡,这些人,根本就什么都不懂,到拍卖行都不知道他们是想干什么。 赵新看着自己面前的食物,愁苦地想,下次不能办在这里了,不然拍卖会没成,还多一堆吃白食的。 看他不说话,对面的男人觉得他也许年轻才入行,用过来人的口气说:“我们搞收藏,首要是看东西的卖相,你看这里的东西,一样花钱……”他压低声音,“为什么不挑好的。” 赵新感觉又被插了一刀,不死心地说道:“别的公司说保真,能信吗?” “怎么不信?”男人扔下叉子,擦了擦嘴,酒足饭饱,“家家都有专家的证书,谁家没有?别家的专家还有国字头的呢。”人家扔下餐巾,“我先走了,下次拍卖会再见。”站起来,拎起桌上的手机包,大摇大摆地走了。 赵新坐在那里,久久都不知,自己该说什么好! ****** 宝珠比他更头疼,因为宝韵审查的资金现在还不能动,所以这场拍卖的场地费加自助的餐费,他们要自己解决。 她自己手上已经没钱了,准备从甄宝斋的账上先调一些。 第二天一早,她就来到了甄宝斋。 赵老三正在安排伙计入库,借出去的东西全都转了个圈回来,他是半喜半忧,喜是为自己,忧是为宝珠。 看她这样走下去就是死路一条,赵老三犹豫再三,准备劝劝她。上到楼上来,宝珠正在算账。 他等了一会,慢悠悠地自言自语道:“要说咱们的古玩店,开的时机真的有些迟……现在还开古玩店的,多数都是早些年捡漏发的家。” 偷瞄了一眼宝珠,没有皱眉不高兴,他连忙又说:“那时候捡漏多容易呀……现在也有挣钱的,可人家卖的东西咱这里又不卖。” 宝珠翻了一页账本说:“生坑货交易是犯法的。” 赵老三嘿嘿地笑了两声,好像听到了笑话,看向宝珠说道:“现在谁家不卖生坑货,不卖生坑货,只靠咱们这样来,你这买店的钱都得亏进去。” 宝珠翻看着账本,一件五万元的东西,大概别人给他们,也得四万五,自己可以试着卖六万,十六万都行,可这年头,这样的傻子也不是太多,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民国时期,民窑的一般东西。 她微微叹了口气,赵老三看她有些动摇,再接再励地说:“大姑娘我第一次见你,就觉得你不一般,但做古玩这生意……现在勉强能挣钱的那些店,可都是一明一暗的在交易。” 宝珠不怨怪赵老三,怎么说人家每天在这里看店,最后是拿分红的。 赵老三其实倒不是真的完全为了他自己,毕竟自己的儿子那边也是跟着宝珠,他说:“我是不想看着你走弯路,人有良心是好事,可这行,一样是十个进场九个躺倒了出去,我大哥手上还能弄来好东西,如果咱们要是愿意,一定能把生意做活。” 说得好像现在已经做死了一样,如果甄宝斋算死?那宝韵倒贴赚吆喝的情况叫什么? 宝珠很内伤。 赵老三看她还是不愿松口,说道:“人得有一定的基础才能讲良心,安城这么多古玩店,这么多拍卖行,我赵老三敢拍着胸口说一句,谁家没上拍过假东西,谁家不卖新出土的文物。现在的人就是这样,你好心卖真货,别人嫌卖相不好还不喜欢,宁可花大价钱去买一个未知的假货,就是个怪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