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节 (第4/5页)
相视一笑,朗声道:“将东西抬上来。” 立刻便有好几名宫人合力抬上一方大鼎,鼎内盛放着大量的冰块,一时这花厅内变得凉爽不少。 太后正一脸好奇,又见那原本抬着屏风的宫人此事将屏风往那堆冰块靠近,奇异的一幕顿时出现了,原本拼缝上郁郁葱葱的高山,竟然开始慢慢变黄,接着又慢慢变红,呈现出一片遍山红叶的景象,太后正要称其,屏风上的颜色再变,火红色的山峦颜色又迅速退去,紧接着,一片光洁的雪白色开始弥漫开,转眼间,红叶遍山又变成了大雪封山,此事宫人又逐渐将屏风拿开,远离了那些冰块,屏风上漫山如雪般的白色再转红,不再是耀目的红,而是带着浅粉色的红,如同满山开遍了姹紫嫣红的春花,接着春花再退去,又呈现出了一开始那样,一片郁郁葱葱的湖光山色。 一副屏风上的绣品竟然会有这样的变化,别说太后,下边的人也看呆了。 皇帝有些得意的开口道:“这幅山河四季屏风的玄妙之处便在这里,会随着四季轮转的温度变化,呈现出一片与季节相符的风光,月儿为了寻找这些可以随着温度改变颜色的染料,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呢。” “月贵嫔当真是有心了。”太后也被这屏风奇异的一面惊得满脸笑容,“竟然会有这样奇异的颜料,哀家从前竟然完全不知道。” “太后赞誉,嫔妾实在惶恐。”月贵嫔赶紧起身行礼,不过脸上却十分得意。 “切,不过是个廉价的屏风罢了,此次我可是祖母为太后娘娘准备了一尊相当珍奇的琉璃夜光杯当做贺礼,想来太后娘娘应当更加满意才对。”宁仲坤用有些不屑的语气对宁渊夸耀着,“要说那樽夜光杯当可算是稀世奇珍,我小时候便从祖父那里见到过,在昏暗的地方便能发出柔和的光线,若是倒入美酒,则更加光彩夺目,这种宝贝别人可拿不出来。” 宁仲坤刚说完,便见着不远处的宁华阳起身道:“微臣受母亲所托,也有一份贺礼要呈予太后娘娘,还望娘娘不要嫌弃才好。”说罢,双手捧出一个精致的锦盒,交给身边代为呈传的宫人。 “瞧,就是那个。”宁仲坤得意道。 宫人将锦盒呈到太后面前打开,太后看了看,亲手将那一樽精致的酒杯取了出来,放在眼前打量片刻,疑惑道:“这是?” “此为琉璃月光杯,微臣斗胆,可否请皇上熄掉殿内一半蜡烛。”宁华阳躬身道。 皇帝挥了挥手,殿内光线立刻暗了下去,而与此同时,酒杯上隐约透出来的柔和光线,立刻落到了所有人眼里。 “光线如此柔和,竟如同夜明珠一般。”太后赞叹道:“当真是好宝贝。” “还不止如此。”宁华阳继续笑道:“请太后将酒液倒入此杯后再看。” 立刻有侍酒的宫人往那夜光杯里倒入了半杯酒,在酒液入杯的一瞬间,杯身上原本柔和的光线忽然摇晃起来,最后竟然在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映照出一阵七彩的光晕,很是好看。 “如此酒樽,当真是奇宝……”见着这样一番美景,太后刚要赞叹,可忽然,一阵极为轻微可是清晰的“咔嚓”声突兀地传进所有人的耳朵里,也打断了太后的话。 与此同时,原本映照在四周墙面上的七彩光晕在刹那之间消失了,酒杯也跟着黯淡了下去,变得光线全无,宫人们立刻将熄掉的蜡烛点上,随着殿内重新变得亮堂,所有人才注意到,太后手中本该完美无瑕的琉璃杯,现下杯身上,竟然出现了一道无比扎眼的白色裂缝。 看到这一幕,宁华阳立刻大惊失色,噗通一声跪了下去,不停叩头道:“太后娘娘息怒,微臣,微臣实在不知为何会如此,太后娘娘赎罪!” 宁华阳这一跪,他身边的容氏等人自然也都出来跪了,宁仲坤已经被突然裂开的琉璃杯惊得呆住了,被宁渊扯了几下,才像反应过来一样,匆匆起身跪下。 “不妨事。”太后纵使面色不佳,却好像没有生气,而是道:“不过一场意外罢了,只是可惜,这样好的一个宝物,便这般毁了。”一面说,太后一面露出惋惜的表情,重新将酒杯交予身边的宫人拿着,便不再看一眼。 “怎么会这样?”宁仲坤喃喃道:“那可是宝物啊,怎么可能突然裂开?” 宁华阳语气诚惶诚恐地谢了恩,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才从地上站起来,重新接过宫人递还回来的酒杯,灰溜溜回到座位旁重新坐了,只是在他那副惶恐的表情下边,竟然意外藏着一丝笑容。 宁渊若有所思地跟着起身,冲着宁华阳的背影看了看,没说话。 殿内的氛围随着那琉璃杯的突然开裂,一时有些低沉,毕竟那样一件珍宝就这样莫名其妙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