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节 (第3/3页)
不大好看,便笑着说:“明月,你那同学肯定是男的吧?你这么高兴,你家老沈都吃醋啦。” 赵明月看着沈旭跃,笑道:“旭跃才不会呢,他也认识有清的。我跟于有清就是同学,我一直都把他当弟弟一样看待的。” 毛剑兰说:“他比你小?” 赵明月想了想:“这个我倒是没注意,反正从心理上来说,我觉得我就是他大姐。”她的印象里,见到的于有清就一直都是个小少年,下意识里就觉得他是个孩子,跟自己不是同龄人。 沈旭跃听闻赵明月的话,顿时心情开朗起来:“他应该比明月小,我感觉也是个没长大的小孩子。”女人都喜欢成熟稳重的男人,像于有清那样的,更多能激起女人的母□□。不过于有清确实喜欢明月,他来了,自己就多了一个潜在的情敌,得打起精神来才行,而且那小子居然还考到北师大来了,真是近水楼台啊,偏生他家的还是一轮明月,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赵明月不知道沈旭跃这么想,她现在苦恼的是几天后怎么跟沈旭跃的父母见面,说实话,明知道对方不喜欢自己,还要涎着脸去赔笑脸,这种事赵明月已经多年没有做过了,也就是在上辈子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赔过笑脸求过人,后来基本上都是别人来求自己。这要不是看着沈旭跃的面子上,还真不乐意去讨老太太的欢心。 到了月底,赵明月已经将店里的单全都清算完毕了,跟房东也把房租什么的结算好了,借来的东西也都退还了回去,然后卸下招牌,将自己的东西收好,坐在沈旭跃的自行车后面,回学校。毛剑兰则提着一些东西去坐车。 这个暑假,赵明月开了一个多月的店,刨除成本,赚了一百六十多块钱,这比普通的上班族赚得都要多,几乎相当于赵明月家一年的总收入了。这要是给母亲知道了,肯定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第二天是星期日,本月的最后一天,也是暑假的最后一天。在开学之前,赵明月还有一场仗要打,要去沈旭跃家。 路程太远了,赵明月怕坐久了单车灰头灰脸的,就跟沈旭跃说不骑车,坐公交车去。沈旭跃一大早就过来接她,天气稍微有点凉了,赵明月穿着衬衫长裤,没穿裙子,她估摸着沈母那人肯定见不得自己打扮得太过时髦,太时髦会引起反感,不如朴素一点比较好。比起时下普遍的宽松肥大款式,她的衣服比较修身,也别有一番韵味。 沈旭跃穿着赵明月给他做的那件圆下摆衬衫,不过下摆塞在了裤腰里,裤子也是赵明月新给他做的。 赵明月看着他的穿着,都是自己做的,便舒心地笑了:“我不知道你爸妈喜欢什么,就给你爸买了一包茶叶,他喝茶吗?给你妈买了些点心。”沈母不喜欢自己,她也不大想去揣摩她的喜好和心思,反正就算是猜中了,估计也会挑毛病。 沈旭跃说:“不用那么讲究,照我说,买几个苹果过去就行了。” 赵明月说:“还是别太马虎了,免得你妈又说我没礼貌。好了,走吧。” 她还给沈旭跃大姐的孩子做了一套衣服,想要获得母亲的好感,只要对她的孩子好就行了。可惜这招对沈旭跃的母亲不管用。 沈旭跃的父母大姐都在家,看样子是专门等着赵明月上门来的。赵明月进了屋,礼貌地打了招呼,将自己带来的东西放在茶几上,中国人没有当面拆礼物的习惯,一般是要等客人离开之后再看的。沈大姐端了茶水和点心上来,顺手就将赵明月带来的东西收到高低柜上去了。 沈母一直坐在沙发上,半倚着看报纸,沈父倒是靠前坐了,和赵明月聊天:“小赵是学什么专业的?” 赵明月说:“历史。” “这个专业不错,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沈父说。 赵明月微笑点头:“是的。” 沈父又说:“小赵老家是金南的,那儿盛产茶叶吧。” “对,伯父您平时喝茶吗?喝什么茶,要是喜欢绿茶的话,我从老家给您带点好茶叶。”赵明月说。 沈父笑道:“我也喝,但是不怎么讲究,有什么就喝什么。淡也使得,浓也可以。” 赵明月说:“我们老家产绿茶,这种茶适合夏秋两季喝,败火,而且绿茶可以抗氧化、防衰老、去皱纹,伯母也可以喝一点,等我以后给伯父伯母多带点茶叶过来。” 沈母虽然在看报纸,事实上一直在偷听他们的谈话,听赵明月这么一说,便放下报纸:“有没有那么神奇,该不会是浮夸的吧。” 沈父说:“茶叶的好处本来就挺多,而且这是孩子的一番心意。” 沈母将报纸再次挡在脸前,不再说话,明显表示不待见赵明月,赵明月早料到会这样,倒也没什么失望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